首页 > 政务公开 > 数据发布

【图表解读】打击治理电信诈骗 广州警方成绩亮眼

时间:2019-03-28 09:57 来源:广州市公安局 [字号: ]
分享到:

  ●2018年,广州警方共侦破电信诈骗案件4086起,日均破案11宗

  ●成功劝阻潜在被骗群众24万多人,共为28万多名群众挽回超过5亿元损失


  广州市公安局新闻办公室3月21日通报:2018年,广州警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走在全国前列的指示精神,根据广东省公安厅部署,组织开展“飓风2018”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市公安局创新“专业队打击专业犯罪”模式,在全国率先组建打击新型犯罪专业中队,做大做强市级反诈中心,“防、管、控”筑牢反诈“防火墙”,在打击治理、拦截劝阻、止付冻结、预警防范、宣传等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

3.jpg

  2018年,广州警方共侦破电信诈骗案件4086起,日均破案11宗,依法刑事拘留电信诈骗嫌疑人2155名,逮捕电信诈骗嫌疑人1098名,破案、刑事拘留、逮捕数同比均呈现两位数上升。广州市反诈中心全年共受理报警、举报、咨询、求助电话12万个,成功劝阻潜在被骗群众24万多人,会同基层单位共为28万多名群众挽回超过5亿元损失。其中资金处置方面,共止付冻结银行账号2万多个,止付冻结涉案金额5亿余元;信息处置方面,快速封停涉案电话号码700多个;资金返还方面,成功办理涉案资金原路返还459笔,返还资金共2844.23万元。

4.jpg

  据省公安厅通报,2018年度,广州市“飓风2018”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专项行动考核名列全省第一名。

  2018年度工作盘点

  以“打”开路,遏势头,除戾气。2018年各区公安分局刑警大队打击新型犯罪专业中队承担辖区内全部电信网络新型犯罪案件的立、破案职责,开展专业化、集成化打击,提升侦查办案的智能化、科技化水平,探索具有广州特色的“智慧新侦查”工作模式,从全市整体上扭转了对新型犯罪打击不力的局面,形成了对新型犯罪特别是电信诈骗犯罪的专业研判、专案攻坚、专门打击的“三专”打击模式。2018年专业队成立以来,市公安局刑警支队牵头各区公安分局专业中队,对电信诈骗犯罪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打击攻势,接连组织了3次具有全省“飓风”专案代号的收网行动,分别是“飓风9号”“飓风11号”和“飓风13号”专案收网行动,一举捣毁18个窝藏在广州市、辐射全国范围的电信诈骗犯罪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1579人,依法刑事拘留947人,缴获服务器32台等涉案物品,有效净化广州市社会治安环境。7月和11月,先后组织两次“破小案刑拘百名嫌疑人”战役行动和升级战役行动。

  专业中队的成立、打击职能的调整,不仅集中了警力资源配备,提高了打击效能,而且还释放了派出所的警力资源,提高了派出所主动作为的能力,为在接处警的第一时间能够有足够警力迅速开展涉案账号的查询、冻结、止付工作创造了有效条件,切实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极大促进了涉案资金原路返还工作效率。

  以“防”为本,铸钱盾,抚人心。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的“资金链”和“信息链”两个关键节点,广州市反诈中心以公安为主导,联合金融机构、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共建“反诈专家团队”,共筑“反诈防火墙”,并进一步加大涉诈境外电话的关口拦截工作,抢滩堵截诈骗案件发生。反诈中心坐拥大数据研判的“网中央”,运用多个高科技系统开展多元分析预警,深度挖掘潜在被骗人群,提前介入综合开展劝阻工作,日均劝阻安抚潜在被骗群众700人左右,高峰日超过3000人,劝阻挽回金额不可估量。其中,2018年单笔挽回最高金额的劝阻成绩,是劝阻一名女老板,为其挽回金额450万元巨额资金。

  以“管”带建,畅渠道,顺民意。反诈中心24小时受理涉及电信网络诈骗的报警咨询求助,9家银行、3家电信运营商及多家互联网公司派员带资源带权限进驻,200多家银行、50多家第三方支付机构建立了“点对点”联络员远程协同,斩断资金链。2018年,共查询涉案银行账号9万多个次,止付冻结银行账号2万多个,止付冻结涉案金额5亿余元。

  以“控”促治,聚众力,树风气。反诈中心实时监测全市电信网络诈骗警情,着力案件研判分析,每日发送防诈骗警示短信1300多条;每周通过“广州公安”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以及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公众媒体,动态发布新发高发诈骗手法预警及防范识别技巧,与羊城晚报社签订合作协议,联合推出结合音频采访的《防骗攻略》专栏;牵头组织防诈宣传组,每个双休日到北京路步行街等地,通过派发宣传单张、防诈宣传袋、面对面宣讲等形式,进行防范诈骗宣传;每月深入学校、社区、企业开展针对性宣传宣讲活动,每年派发宣传单张、环保袋等防骗宣传品超百万份;制作防诈短视频、微电影等广而告之;投放11条线路公交车车身防诈骗宣传广告,每天穿行于全市各区,将防骗宣传制度化、常态化、大众化;会同税务、教育、卫生等部门共建共治,针对特定群体多层面提升识别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效能;协同银行机构加强营业网点识别防范劝阻。不断提升广大市民群众识别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努力营造“处处提醒,人人识骗”的社会氛围。

  2018年涉电信网络诈骗警情特点

  反诈中心综合分析2018年电信网络诈骗警情,梳理出6类较为高发的警情类别及占比:网络购物17.9%、网络贷款13.9%、冒充领导或熟人12.2%、网络刷单11.7%、冒充客服10.7%、冒充“公检法”4.5%。

1.jpg

  据不完全统计,涉电信网络诈骗警情被骗事主所属人群占比靠前的有:公司职员约占20%,个体户约占8%,工人约占5%,学生约占5%,待业人员约占3%,家庭主妇约占2%,教师群体及中老年人群体占比均不到1%,被骗事主男女比例基本为1:1。

2.jpg

  近期典型案例

  案例一:反诈中心成功拦截一名企业老板400万元被骗资金

  2019年1月23日16时15分,反诈中心接到某企业负责人金女士报警,称其当天下午被人通过微信冒充其生意合伙人要求支付货款,被骗400万元。接报后,反诈中心接警员立即报送值班民警,并将警情共享到反诈中心值班组长席、花都区公安分局。由于涉及金额巨大,接警员在上报的同时,按照警情处置相关流程,首先采集嫌疑人银行账号,值班民警先行与驻点反诈中心的银行工作人员做好预警。2分钟后,事主提供了2个嫌疑人农业银行账号,值班组长推送到反诈中心农业银行驻点席位。农业银行工作人员快速反应,于16时18分成功止付2个嫌疑人银行账号余额共400万元。

  此时,事主金女士与接警员仍在通话中,反映其被骗的具体情况:当天下午,长期与事主有生意往来的合伙人“微信”主动联系,要求其支付货款。由于近期事主确实通过微信与对方商谈好一个合作项目,便降低了警惕性,在花都区某网吧通过网上银行,分6笔向对方提供的2个农业银行账号转账共400万元。转账后,事主通过微信将网银转账记录截图发给对方,但对方一直没有回复,拨打合伙人手机号码核实后发现被骗而报警。

  案例二:八旬老人遭遇冒充“公检法”诈骗,被骗170万

  2018年12月11日,80岁的退休职工范老奶奶在家中固话接到一个自称是“电信局”打来的电话,通知该固话将于月底被停机。老人家觉得奇怪,便主动回拨对方电话想问个清楚,对方按照冒充“公检法”的常见套路,主动帮老人将电话转接至“武汉公安机关”,“假警察”告知老人涉及一宗“洗黑钱”的案件,让其亲自到当地接受调查。老人家反映因年纪大行动不方便无法出远门,对方便顺势让老人通过电话、短信等形式接受“警方”调查,并通过短信发送“涉及案件的公文”“虚假通缉令”等图片给老人家,以震慑、恐吓老人必须配合“警方”调查,以证明自己的清白。老人家看到“通缉令”等图片后深信不疑,一方面按照对方的要求新开一张银行卡,在20天内逐步归集自己所有的资金(共170万元),以提供给对方开展“资金调查”,并将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全部告诉对方;另一方面因为“假警察”吓唬老人“该案件涉及国家二级保密,绝不可向其他人透露”,于是老人家在这20多天里守口如瓶,有意回避家人亲友。

  直至2019年1月2日,反诈中心接报办案线索,立即循线联系老人家,发现老人家的手机疑似被设置了“呼叫转移”,又联系其儿子以及属地派出所,让民警立即上门开展劝阻,核实情况。老人家这才醒悟过来,发现自己银行账户内的170万元早已被骗子陆续转走。

  案例三:财务被假“老板”忽悠转账,公司损失86万元

  2019年1月10日晚,反诈中心接到越秀区某公司90后财务文员袁女士报警,称有人通过QQ冒充其公司老板,催促其转出一笔业务退款,导致其公司被骗86万元。

  当天下午,袁某在公司固话接到一个陌生来电,对方自称是“华×公司”的职员,称要联系开发票事宜,加袁某QQ并拉入一个新的QQ群。群内有自称是袁某公司“叶老板”的人与对方谈了些业务合同及转账方面的事情,并让袁某联系“华×公司”陈总催其转合同款。袁某按“叶老板”指令联系对方,被告知合同款已转到“叶老板”个人账户,“叶老板”通过QQ发来一张伪造的“华×公司”银行转账单。随后,对方公司称业务合同需要修改,要求先将86万元退回给“华×”。因对方多次催促,袁某并未多想,便将退款需求转达给另外一位公司财务。该财务信以为真,也没有另行向公司叶老板再次核实,便向对方转账86万元。财务转账过后发现似有不妥,又在自己公司原有的QQ群里问叶老板,但真正的老板到了晚上才看到信息回复,这才发现被骗,马上报警。

  案例四:假称“女婿”嫖娼被抓,七旬丈母娘交“赎金”

  2019年1月12日,反诈中心接到年逾七旬的事主郑老奶奶报警,称被人冒充其“女婿”,以“嫖娼”被抓要交“赎金”才可放人为由,骗走其18万元。

  当天上午,事主手机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其“女婿”,换了新号码,并称因喝醉酒嫖娼被抓,要么被“行政拘留”,要么就交6万元“赎金”才可以出来。老人家一时心急,立即向对方提供的银行账号转账6万元。对方见老人家已“上钩”,又冒充“警察”打电话告知老人,因查到嫖娼女方是“未成年人”,情节较严重,可能要“刑事拘留”,需要再交15万元“赎金”才够。老人又马上凑集了12万元,转账给对方。对方还跟老人说“不用着急,正在办理相关手续,到时候会通知家属。”到了晚上,老人接到对方电话称“女婿”已经被释放,老人感觉对方声音不对劲,才想起来要打电话给女儿,核实女婿是否真的换了手机号,这才发现自己被骗了,共损失18万元。


  2019年防电信网络诈骗十大招数

  针对6类高发警情,反诈中心对应给出防骗招数:

  防“网络购物”“冒充客服”类诈骗

  1.如遇“客服”主动来电、要求办理“退款、理赔”手续,需提高警惕,建议通过其他途径多方核实,如通过网购平台直接联系商家,或拨打快递官方客服电话。

  2.切勿随意扫描对方发来的“二维码”,也不要向外人提供付款条形码或18位数字付款码,更不要轻易点开来历不明的“网页链接”,谨防中木马病毒。

  防“网络贷款”诈骗

  3.不要轻信网络上发布或是短信、电话收到的贷款信息,贷款请选择正规资质的贷款机构,正规机构不会在发放贷款之前收取任何费用。

  防“冒充领导或熟人”诈骗

  4.不轻信QQ、微信、邮件中涉及转账汇款的信息,凡是要求转账汇款,务必通过其他途径另行核实确认。

  5.为更好地防范针对老年人的电话诈骗,子女亲友要将防骗工作做在日常:多关爱家中老人,常联系沟通,提前和老人约定好变更电话的通知方式,提醒老人接到陌生来电自称“子女亲友”要求留存电话号码时,要通过拨打原号码或联系其他亲友验证核实,陌生电话不可轻信,凡是陌生来电要求转账汇款的都是诈骗!

  防“网络刷单”诈骗

  6.“网络刷单”是违法行为,应提高法律意识,切勿以身试法。骗子往往在一开始会先返还小额资金以获取事主信任,骗取大额资金后,便将事主拉黑。

  防“冒充公检法”诈骗

  7.公检法机关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的说法,更没有“电话/QQ视频/微信视频”做笔录的做法。

  8.如遇以下情况,都是骗子:要求通话内容“绝对保密”、通过QQ、微信发送“通缉令、逮捕令”的;电话中自称“通信管理局、电信运营商、银行”等客服人员,以“个人信息泄露、涉嫌洗黑钱、涉案”等为理由,主动帮忙将电话转接至“公安机关”的;要求把资金归集到指定账户(无论是自己名下的账户、还是对方提供的账户),要求开通网银,提供银行账号、密码、验证码的,都是骗子!

  9.“冒充公检法”的电话诈骗,老年人是骗子的主要作案目标,子女亲友要多关爱家中老人,常联系沟通,多与老人讲述真实的案例,以提醒教育加强防范。

  10.时刻谨记:不轻信陌生来电和短信,不透露个人信息,不点链接不扫码,不提供手机验证码。接到陌生电话,如有疑问,请立即拨打110电话向反诈中心咨询、举报。

  (李柰 张毅涛 编辑:努努)

附件下载:

 长者助手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

地址:广州市黄华路97号
电话:020-83832980
投诉举报电话:12389

公安厅微信号

公安厅微博号

版权所有:广东省公安厅政务网站  主办单位:广东省公安厅

粤ICP备20053102号 网站标识码:4400000047 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402001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