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深圳市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近2万家,互联网、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命健康、航空航天、智能装备等未来产业快速发展。对这些企业来说,技术秘密、研发成果是它们的“生命”,是市场竞争的制胜法宝。
然而,个别中小微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意识欠缺的情况时有发生。虽然大多数公司严格规定,核心机密严禁传到私人电脑或U盘,但有的员工因为各类原因拍照留存,大大增加了商业机密外泄的风险;部分企业未建立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关键岗位技术人员申请离职并获批后,没有与之签订保密合同,或合同未明确规定保密事项、内容、时限等重要信息,一旦发生重大商业秘密泄露,涉事企业就有可能面临倒闭之灾。
“深圳作为创新之城,一直致力于打造国际一流的知识产权保护高地。我们重点保护商业核心秘密,为全市尖端高新企业服务,保护深圳科技发展的未来。”深圳市公安局食品药品与环境犯罪侦查支队五大队大队长韩昀已经和各类侵犯知识产权的案件打了10年的交道。
商业秘密保护重在预防预警。对此,深圳公安机关主动出击,创新服务举措,将预警工作点对点服务到家。在防控预警环节做到“三个细分”,即保护体系细分、宣传对象细分、服务企业细分。
以服务企业细分为例,在现有服务高新企业“绿色通道”的基础上,根据市场环境变化、行业信息预警等因素综合考量,对企业按照知识产权暴露风险程度进行服务对象层级划分,并适时进行阶段性调整。按照企业风险等级,在核心员工教育管理、离职竞业禁止谈话、报案“绿色通道”服务、提前介入服务、典型案例宣讲、送法上门等项目上,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
“一旦发现苗头,我们就深入企业开展普法宣讲和防范警示教育,告诉违规人员,这种行为如果再往前走一步,就可能触犯刑法,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让违规员工学法懂法,把犯罪苗头遏制住。”韩昀说。
据悉,近3年来,深圳市公安局食品药品与环境犯罪侦查支队五大队根据企业申请开展提醒谈话90余次,到企业开展送法上门宣讲600余场次,受到企业高度赞赏。这也成为深圳公安机关“以创新保护创新”、护航企业发展的一项民心工程。
深圳公安机关创新举措,建立侵犯商业秘密案被举报人的澄清机制,通过采取应被举报人要求书面答复“不予立案决定”的方式,有效保护了被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企业大力点赞。该项机制被深圳市委改革办采纳并充分认可,定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事项之一。
措施越来越细、工作越来越实,预防成效越来越好。深圳公安机关护航高新科技企业已从“打防结合、以打开路”慢慢转变为“打防并重”。在高新企业数量逐年增长、知识产权保有量高的情况下,深圳市侵犯商业秘密案件减幅明显,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蓄澎湃势能。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细致、精致、极致的工作标准,锁紧任务链条,实现风险预警预防更加精准、基础管控工作更加扎实、打击违法犯罪更加有力,努力打造一支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专职打击队伍,为维护全市食药环森知安全作出新的贡献。”深圳市公安局食品药品与环境犯罪侦查支队支队长陈斌表示。
附件下载:
版权所有:广东省公安厅政务网站 主办单位:广东省公安厅
粤ICP备20053102号 网站标识码:4400000047 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402001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