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警务资讯 > 警务要闻

警方提醒:警惕“屏幕共享”诈骗手段

时间:2021-04-21 10:02 来源:南方法治报 [字号: ]
分享到:

  近日,国家反诈中心发现有不法分子利用视频会议、共享屏幕等功能实施诈骗,一旦受害人使用此功能,诈骗分子不主动询问也能看到受害人手机上的所有信息,包括输入密码时跳动的字符、收到的验证码等,从而转走受害人卡内资金。不少网友表示,要警惕各种花样百出的诈骗手段。

  真实案例:南宁一女子遇糟心事,64万元在自己眼皮底下被转走

  近日,南宁的刘女士接到一通陌生电话,对方称是她户籍所在地的“警察”,让她登录某网站查看“逮捕令”。又称,目前案件由哈尔滨警方侦办,要求她添加办案民警的QQ接受调查。刘女士登录后果真看到一份“逮捕令”,她顿时慌了,马上添加对方。对方称,办案人员不能前往对她进行实地询问,需要通过一个社交软件进行。随后,犯罪嫌疑人让刘女士下载了一个所谓的软件并要求查验资金流水。刘女士便按照骗子要求打开共享屏幕功能→打开支付宝→微信和银行卡账户→将余额展示给对方查验。

  紧接着,对方让刘女士将钱转到刘女士本人名下另一张银行卡,还提醒刘女士,录一个脸部认证动态传送过去给他。刘女士这一系列操作后,不法分子登录了刘女士的手机银行,将64万余元分成20多笔转了出去。直到对方又让刘女士借钱转入她自己的银行卡时,刘女士才发觉自己上当了。

  真实案例:“您是人民公安是吧?这个账户就不用注销了……”

  日前,江苏常熟一名反诈民警,也接到了“屏幕共享”类型的诈骗电话。对方表示:“为了保护你的个人隐私和我们公司权益,需要你在手机应用商城上下载官方APP,小米金融的。因为稍后的话,需要你本人操作和注销,系统也会为您匹配一位腾讯会议线上注销专员,辅助您注销这个账户。”(注意!骗子正是通过小米金融、腾讯会议等正规APP迷惑受害人)

  在反诈民警表示已按照对方要求下载了APP后,对方接着要求:“你回到腾讯会议将共享屏幕打开一下,等会儿我这边教你如何操作,避免操作失误。”随后,反诈民警提示骗子:“你那边的预留信息能不能看到我之前是哪个学校的啊?”对方答:“你之前是在江苏警官学院对不对?”反诈民警笑问:“对。你觉得一般江苏警官学院毕业之后会干什么?”对方终于反应过来了:“您是人民公安是吧?这个账户就不用注销了……”

  什么是屏幕共享

  “屏幕共享”相当于手机的录屏操作。它会把屏幕上显示的内容全都记录下来,并同步让对方看到,包括弹框显示短信、微信、其他APP推送的内容。也就是说,你在手机上的任何操作,对方电脑上都能看到,包括输入密码、解锁的过程。

微信图片_20210421101000.jpg

  此类诈骗中,骗子往往冒充“公、检、法”或注销校园贷款的银行工作人员、平台客服人员等,诱导受害者使用腾讯视频内的“共享屏幕”功能。一旦受害者使用此功能,即使骗子不主动询问,也能看到受害人手机上的所有信息,包括输入密码时跳动的字符、收到的验证码等,从而转走受害人卡内资金。

  揭秘骗子的套路

  1.诱骗事主开通“屏幕共享”

  通过某些APP(QQ、腾讯会议、钉钉等)自带的屏幕共享功能,骗子能够实现实时监控事主手机的所有操作。

  2.登录网银,实时监控短信验证码

  骗子先以指引操作为由,让事主下载APP并打开屏幕分享功能,再利用事主之前透露的银行卡号,随即登录网银进行转账操作,实时监控事主收到的短信验证码。

  3.转账

  骗子先哄骗事主主动进行转账,如果事主发现被骗,或者迟疑,便通过偷偷截获的验证码,进行转账操作,在事主毫无知觉的情况下,将资金转走。

  “屏幕共享”功能最近被频频使用在冒充公检法、贷款诈骗、客服退款、注销校园贷、杀猪盘等诈骗类型中。

  警方提醒:不要与陌生人开启屏幕共享功能,因为这样的操作会让你在陌生人面前毫无秘密可言。此外,接到自称客服人员打来的“货品质量问题”“快递丢失破损”的电话建议立即挂断,与官方客服或卖家进行核实。如若被骗,请立即拨打110进行报警。最后,警惕陌生人的“屏幕分享”邀约,涉及私人信息,特别是银行卡密码、验证码时,一定要谨慎、谨慎再谨慎!

  (南方法治报 编辑:小颖)

附件下载:

 长者助手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

地址:广州市黄华路97号
电话:020-83832980
投诉举报电话:12389

公安厅微信号

公安厅微博号

版权所有:广东省公安厅政务网站  主办单位:广东省公安厅

粤ICP备20053102号 网站标识码:4400000047 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402001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