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经济特区成立40年来,已从一个落后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现代化花园式海滨城市,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排头兵”和“试验田”。改革创新是珠海经济特区的灵魂,也是珠海公安不断开拓进取、发展壮大的动力。
过去的40年是珠海公安成长史,也是为珠海改革开放保驾护航的历史。珠海公安和经济特区一样,白手起家,从蹒跚学步到日渐成熟,与经济特区一道迎接无数挑战的同时,拥抱改革开放的浪潮,鼓起杀出血路的勇气,一路摸索、一路前行。
警务机制改革织密治安大网
上世纪80年代,随着全国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转移,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珠海,发展步伐上领先全国。但珠海公安却面临一道难度不小的考题。
1980年,全市刑事发案数同比大幅上升。次年,珠海公安使出浑身解数,犯罪增长率同比大幅下降,但在经济浪潮下,仍维持在高位。
彼时,大量民警还是骑三轮摩托车出警,外出办案后还需找公用电话向领导汇报情况。珠海公安因陋就简,破大案、挖团伙、打流窜、治混乱、抓防范,用“严打”的3年,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对珠海公安来说,这种挑战仅是一个开始,后面还有无数考验。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市场经济加快发展,全国又一次出现犯罪高峰,珠海也不例外,但是这一次却与上世纪80年代那次大有不同。一方面,犯罪的流动性更大,特别是流窜作案高发;另一方面,犯罪数量大幅增加,如果还像之前那样靠人海战术查找嫌疑人,就算全体民警不吃不喝、不眠不休也无法完成任务。
在此境况下,要想圆满完成任务,就必须依靠科技手段和改革警务机制来提高效率,和不法分子抢时间。珠海公安首先想到的是,案件发生后,要用最短时间赶赴现场处置警情,以抓捕嫌疑人。
1993年,珠海公安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设立110报警电话,实行单机接警,构建了珠海市110报警平台的雏形;
1996年12月,正式在城区开通110报警服务台;
1998年1月,斗门县110报警服务台开通,构建完善了覆盖全市的110报警服务网络。
据统计,1996~2000年,110指挥中心共接报警、求助电话40万余个,其中有效报警、求助电话约10万个,共抓获嫌疑人1万余名,救助危难、轻生人员5183名。
110的设立,使案件发生后有了快速获悉警情的渠道。第二个问题便是,案件发生后,警察能否以最快速度到达现场,或者案件发生时警察能不能就在现场?这需要改革警务机制。珠海公安立刻想到,把更多警力摆上路面,进行科学动态部署,让民警离社会面再近一点。
改革开放前,珠海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巡逻民警及巡控机制,只有公安机关牵头组织的各种群众性治安巡逻。1992年,珠海市公安局在原治安巡逻大队的基础上组建了巡警(特警)大队;1993年8月,成立了特警支队;1996年,特警支队增挂巡逻警察支队牌子,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随后,各公安分局巡逻警察大队相继组建,警区覆盖面迅速扩大,从最初的81个市区网格化警区扩大至全市328个网格化警区。
近年来,珠海公安更是从接处警机制、科技、作风等方面抓建设、强措施、提能力,实现接处警效能大幅提升。据介绍,2019年,珠海市接处警平均到场时长仅为5分39秒,同比大幅提速28.48%。通过快速接处警,直接抓获嫌疑人950名,全市违法犯罪警情同比下降17.22%。今年上半年,全市警情出警平均到场时长为5分30秒,与去年上半年相比提速4.35%,通过快速接处警,直接抓获嫌疑人188名。全市违法犯罪警情同比下降20.04%,有效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全天候巡逻加上110报警服务网络,一张密织的治安大网为特区的经济腾飞保驾护航。
聚焦科技兴警推进“智慧新警务”
2006年开始,珠海公安不断开启警务模式新思维,无论是破案还是治安防范,都依靠高度扎实的基础工作,如视频监控、智能门禁、防盗报警、社区义务巡逻队……珠海治安不断取得新发展、新成绩。
广生村的个体户阿龙最近惊喜地发现,村里治安状况大为改善,以前常丢服装的事情再也没有发生。而该村社区民警张君科发现,治安管理越来越得心应手,只需打开“广生村智感安防区”APP,即可实时了解村内警情态势。
其实,这得益于珠海公安聚焦科技兴警,大力推进“智慧新警务”战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珠海市公安机关充分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推进立体化智感安防村居建设,广生村正是拱北的首批试点之一。据悉,建立智感安防区后,广生村可防性盗抢骗警情同比下降20%。
在大型活动安保工作中,珠海市公安局着力打造智慧安保体系,提升指挥处置能力。将大数据、云计算、视屏云、红外热力图等科技手段运用到2018年第12届中国航展和珠海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焰火晚会安保工作中,让群众安全感大幅提升。市公安局研发的“民警履职能力训练管理系统”“黑恶克星”等4个项目,在全国公安移动应用创新评选中获奖,获奖数量位列全国第一。珠海市公安监所实现了连续16年安全无责任事故。“智慧新警务”助力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执行率达99.37%;推动全国首创的“平安指数”升级优化,打造“志愿警察”、见义勇为等珠海公安社会治理品牌,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日臻完善。
扛起公安改革先行先试的重任
在2005年智能手机逐渐兴起之时,一个新名词走进警方和大众的视野——电信诈骗,不法分子开始使用鼠标和键盘远隔千里诈骗钱财。
在巨大的压力面前,珠海公安不畏艰辛、披荆斩棘,敢闯敢拼、先行先试,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2008年,以时任珠海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民警徐飞为核心的研发团队创造的超级情报系统(SIS)横空出世,在全国警界一举成名,把珠海办案推入了互联网时代。这款号称“警用百度”的软件让民警更好地使用鼠标、键盘打击智能犯罪,在二进制的世界里大展拳脚。
2010年,成绩斐然的珠海公安被上级公安部门赋予更大期望。珠海是同时被确定为全国公安改革综合试点和公安部改革办联系点的3个地级市之一。这意味着珠海公安将承担起为全国公安改革先行先试的责任。
2013年开始,珠海公安不负众望,推出了一系列警务工作样板。以“一证办”、自助服务“一体机”为核心的出入境智能化服务新机制、“S+”情报应用生态系统、“人民警察分类管理智能系统”三个创新项目在全国公安机关创新大赛中荣获“一金两铜”,并相继被多个省市引进推广;“动态管控系统”在全国民航机场推广。
在改革成果接连问世的同时,荣誉也纷至沓来。出入境管理支队受理大队被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高新公安分局荣获“全国优秀公安局”称号;交警支队车管所获“全国优秀基层单位”称号;徐飞光荣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并作为全省公安系统唯一代表赴京参会;民警殷银获“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称号;民警李辉、罗海华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称号,所获全国性荣誉数量及规格均创历史新高。
创新举措跑出便民“加速度”
“以前要跑到金鼎考试,现在在横琴就可以考,非常方便!”为了方便驾驶澳门单牌车进入横琴,在珠澳两地置业的澳门籍居民周先生,在新启用的横琴新区驾驶人理论考场通过考试换领内地驾驶证。被周先生点赞的新考场,正是珠海公安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出的众多举措之一。
随着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速推进,珠海迎来新机遇。珠海公安全力打造服务民生特区体系,推出一批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珠海经济特区“二次创业”加快发展的新举措。
在2018年15项服务举措的基础上,珠海公安2019年围绕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主动衔接上级部署安排的相关工作,结合珠海市发展方位和公安职能定位,再次推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26条创新举措,涉及联合打击跨境犯罪、提升车辆和人员便利往来、跨区域警务合作交流等多个方面。同时,全面落实出入境证件“全国通办”、12项移民出入境便利政策和深化交管“放管服”改革措施10项,持续落实广东省公安机关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举措18项。
珠海公安的惠民之举还远不止这些。2019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跑出便民“加速度”。取消规章设定的证明事项25项、规范性文件设定的证明事项10项;127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城通办”、26项实现“一证通办”、28项实现“零跑腿”;178项公安审批事项进驻网上办事大厅、132项业务网上办理实现“最多跑一次”、77项事项实现“一网通办”。2018年底,全省首个出入境智慧办证大厅在珠海市公安局出入境接待大厅启用,一经亮相便引来一片点赞。
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一项项创新举措,见证着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派出所提档升级警务效能提升
2019年8月,刚投入使用的平沙派出所合成作战室内,300余公里外的抓捕画面实时呈现在智能屏幕上,后方坐镇指挥的领导第一时间给出指导意见。警务机制改革与前沿科学技术的深度融合,让这个偏远派出所成为了“明星派出所”。
与此同时,平沙派出所的修缮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焕然一新的办公大楼不久将投入投用,民警办公、群众办事环境更加舒适,还向社会展示新时代基层派出所良好精神风貌,助力派出所警务效能的提升。
这是珠海市全方位提升派出所战斗力和服务水平的一个缩影。作为公安机关一线单位,派出所工作千头万绪,是打防管控、服务群众的重要基点。但珠海基层派出所大多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太多,与珠海的城市发展和特区定位不匹配、不协调。2019年以来,珠海市公安局以派出所建设被列入2019年珠海市政府“十大民生实事”为契机,加快推进派出所的基础建设、智慧建设、规范执法建设,推动窗口服务进驻各级行政服务中心,进一步提升为民服务效率和质量。
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积极支持帮助下,目前,40个派出所修缮工作正按照“一所一特色”“一所一方案”有序推进,7个派出所服务窗口已进驻辖区行政服务中心。“硬件建设是一方面,软件提升则是另一方面。”珠海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有关负责人透露,全市智慧派出所平台建设正加快推进投用。该平台将把各派出所的警务要素有机整合,包含预警指令、智能提醒等多种功能,通过大数据资源向基层所队“精准滴灌”,实现对警务工作的精准指导,把事后打击变为事前预测管控预防,全方位提升派出所打防管控能力和警务智能化水平。
(南方法治报 编辑:努努)
附件下载:
版权所有:广东省公安厅政务网站 主办单位:广东省公安厅
粤ICP备20053102号 网站标识码:4400000047 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402001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