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公安部印发《关于命名“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的决定》,广东省东莞市公安局莞城分局、惠州市龙门县公安局以及广州市公安局番禺分局禁毒大队、湛江市公安局赤坎分局治安出入境管理大队、中山市公安局三乡分局谷都派出所在新一轮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创建活动中,获得“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殊荣。
据了解,为促进公安机关整体执法质量和执法水平的提升,公安部先后命名了四轮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为执法规范化建设树立了看得见、学得会的“标杆”“样板”,发挥了重要的典型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
“莞城公安是一个非常有担当的团队,他们对当事人和案件认真负责,在当年取证有瑕疵,时过境迁、困难重重的情况下,从未放弃对发生在23年前的一起强奸案的侦查和取证工作,最终将该案办成铁案。”7月6日,东莞市第一市区检察院一部科长杨炜俊对记者说,莞城公安分局是该院对口的17个公安分局中办案质量最好、和检察院配合最密切的公安分局之一。
警检密切合作
历史瑕疵案办成铁案
6月19日,听到23年前一起强奸案的犯罪嫌疑人江某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6个月的消息后,东莞市公安局莞城分局法制大队大队长黄焱终于松了一口气。
2019年上半年,莞城警方在对辖区刑满释放人员进行信息比对时,比中1997年辖区某纺织厂一女工被强奸案的一名嫌疑人江某。但因案发时间较长,且当年侦办案件的2名民警1人病逝,1人早已离开公安队伍,加上当年案件取证程序不规范,证据上存在重大瑕疵。
“嫌疑人的DNA样本和当年取证留下的样本虽然比对上了,但当年民警带受害者去医院提取样本送检时没有制作取证笔录,导致取证环节出现程序瑕疵。”黄焱告诉记者,针对取证瑕疵问题,检察院提出了补充侦查意见。莞城公安分局再次从受害人身份、案发时间、案发环境,以及当时去医院提取样本的医院值班记录等方面逐个完善证据,并会同经办检察官先后到贵州、上海等地找案件当事人和知情人进一步了解情况、补充笔录。通过不断完善证据链,终将原本有瑕疵的案件办成铁案,使犯罪嫌疑人受到应有的严惩。
完善监督机制
解决办案形式化问题
近年来,莞城公安分局全面落实全国公安工作会议精神,严格对照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公安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意见》和广东省《关于我省深化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部署要求,持之以恒狠抓执法规范化建设,实现了“执法行为明显规范、执法水平明显提高、执法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的工作目标。2015-2018年,该分局连续4年被广东省公安厅评为执法质量考评优秀单位;今年,被公安部命名为“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
取得如此成绩,离不开莞城公安分局长期以来聚焦法治公安建设目标,坚持不懈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努力,更离不开始终将公平正义作为执法司法工作生命线的执法理念。
2015年至今,该分局实行执法办案工作“党委每月审议,情况每月通报”制度,并将法制工作纳入分局党委会重要会议,进行集体审议、集体决策。推行“两人办案+主办,集体讨论,法制把关,领导审批”的办案制度,坚决杜绝人情案、金钱案、关系案。
据统计,2016年至今,莞城公安分局已启动执法监督委员会议程累计126次,建立完善了党委监督、制度监督、源头监督以及联合监督的“四个监督机制”,解决办案形式化、表面规范化的问题。
打造专业队伍
“凡事找法制”已成职业习惯
李柏枝和庾健濠是莞城公安分局原东正派出所一线民警,二人均在近年通过了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东莞市公安局莞城分局局长黎石文获悉该情况后,立即将二人调入分局法制大队,充实法制工作力量。“对有丰富办案经验,又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基层民警,有一个就挖一个,确保全分局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法制队伍。”分管法制工作的东莞市公安局莞城分局副局长陈学科说。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莞城公安分局高度重视公安法制队伍建设,目前该分局法制大队在编民警10名,平均年龄36岁,全部通过中级以上公安执法资格考试,其中3人通过高级执法资格考试,4人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1人同时通过高级执法资格考试和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凡是执法关键环节,都由办案民警、所队领导、法制大队逐级从严审核把关后,再送分局领导审批。有的重大复杂疑难案件,还须由分局领导召集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各成员单位集中讨论研究后才作决策,有效避免冤假错案发生,同时也是对办案民警最大的保护。”东莞市公安局莞城分局步步高派出所教导员朱宏坦言,有了这种科学完善的办案工作机制,作为分管法制和队伍建设的所领导,他几乎不用担心民警在案件办理上犯错误。“法制部门把过关的案件,干起来心里就是有底气。”东莞市公安局莞城分局刑侦大队教导员姚参说,法制大队对案件采取专人专案全程跟踪模式,严把质量关,如今对基层民警来说,“凡事找法制”已成职业习惯。
“凡是涉及执法司法问题,必须有法制部门把关,但绝不是说执法规范化建设仅是公安法制部门的事情。全分局各警种各部门,每一名民警都应该尊重法律、敬畏法律、遵循法律,不断增强法治理念和程序意识,切实提升执法能力水平。”黎石文说。
提高法律素养
全警执法培训常态化
为全面提高民警法律素养,迅速适应新时代对公安执法工作新的更高要求,莞城公安分局通过组织各类专题法律学习,领导干部带头,营造全分局学法用法的热烈氛围。“基层民警在执行毛发检测取样时,经常会出现剪发位置和封装等不规范的问题,对此我们特邀检验专家向全体民警授课,讲解如何规范提取毛发等,并配套制作《毛发检出各类毒品成分工作流程图》。该流程图获得东莞市公安局法制支队认可,被上传至‘执法莞家’应用供全市民警参考使用。”陈学科介绍,仅去年以来,莞城公安分局就举行了8期以侦查取证要点、涉案财物管理、涉毒执法培训、执法信息化建设等为主题的法制大讲堂。
据统计,2019年,莞城公安分局立案1116宗,同比下降16.3%;受案1770宗,同比下降11.4%;依法刑拘445人,同比上升34.15%;逮捕390人,同比上升27.04%;起诉442人,起诉率为111.43%,取得了“两降三升”的好成绩,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国家赔偿实现“零败诉、零撤回”。
“莞城公安分局实实在在地将执法规范化理念融入每一个执法环节,整支执法队伍都有很强的执行力。他们以法制为引领,把好每一宗案件质量关,把打击犯罪同保障人权、追求效率同实现公平、执法目的同执法形式有机统一起来,极大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效提升了公安机关执法权威和执法公信力。”东莞市公安局法制支队支队长魏丹说。
(南方法治报 编辑:努努)
附件下载:
版权所有:广东省公安厅政务网站 主办单位:广东省公安厅
粤ICP备20053102号 网站标识码:4400000047 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402001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