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警务资讯 > 警务要闻

骗子到底是怎么混进班级微信群的?

时间:2020-06-17 16:35 来源:广东省公安厅 [字号: ]
分享到:

  6月10日下午,在广州增城一小学五(5)班的家长群内,“刘老师”突然发布了一则收费通知:因为疫情导致学生成绩下降,要收取资料费180元。在消息发出短短两分钟之内,就已经有多名家长回复并按照通知要求发出了180元的红包。很快,这些红包就被一个名叫“财务”的微信号收走了。

  随后,另一个头像和微信名都一模一样的“刘老师”突然发消息叫大家不要发红包,场面可以说是一度混乱。据真班主任刘老师称,他下课后才发现群里的那则通知,还有家长发的红包。

  刘老师:那个人冒充了我的头像,真的是一模一样!我想把红包抢收了退回给家长都抢不到,然后我就把那个假冒的踢出去,又被拉回来,最后我把他拉进黑名单。

  虽然已马上将“刘老师”移除出群,但这个假的刘老师还是成功“抢”走了5名家长发出的红包共900元。

  那么这个假的刘老师是通过什么方式进入家长群的呢?刘老师随即打开了验证加群,大家这才发现,原来收钱的人和假冒的刘老师都是通过其中一个家长的账号以扫码的方式加进群的。事后据老师了解,这名拉人的家长在几天前微信号刚刚被盗。目前,刘老师已将案例上报到学校及主管部门并对群聊进行了设置,防止再有陌生人加入,家长也已经报警处理。

  而早在今年3月16日,汕尾陆丰也出现过类似的案例。骗子通过扫描别人发布的群二维码,混进了龙光小学某班级的家长微信群,在群里冒用郑老师的头像,并发布以微信红包形式收取学费的通知。通知发出后,家长们纷纷在群里讨论,并以微信红包的方式发出学费。直到当天晚上,郑老师打开手机时才发现自己被冒名顶替。而那时,群里已有17名学生家长向冒充“郑老师”的骗子转发了微信红包每人198元,合计人民币3366元。

  汕尾警方接报后迅速锁定一名微信号昵称为“明月清风”的犯罪嫌疑人陶某坤(男,22岁,广西桂林人)。在佛山顺德刑警大队的协助下,警方最终在顺德将其抓获。

  回顾以上的案例,其实要避免事件的发生有很多方法。

  1.群聊邀请设置。只要开启之后便可以避免陌生人加入群聊了。

  2.更改个人的备注名。据测试,如果提前对个人微信号进行备注,就算是在微信群里仍然会优先显示你为对方备注的备注名。比如把老师的微信号备注为某某的数学老师,当骗子冒充老师群昵称的时候就会出现两个不一样的名字,就算头像一样也可以引起注意。

  3.注意微信的群公告。微信群公告需要管理员和群主才能在群设置里面发起。“@所有人”这几个字是系统自动添加并非手动打出来的,所以真正的群公告会显示提醒消息,不会淹没在大堆消息内。而管理员也可以发起群代办,这样群内人员就可以区分开假冒的群公告了。

  再次提醒各位家长,当老师在群里提出收费要求时,记得多方核实信息避免盲目转账。同时也要注意,有时候还会有第二个骗子进群,假装是家长和假冒老师“演双簧”,大家也要多留个心眼。

  (广东省公安厅 编辑:努努)

附件下载:

 长者助手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

地址:广州市黄华路97号
电话:020-83832980
投诉举报电话:12389

公安厅微信号

公安厅微博号

版权所有:广东省公安厅政务网站  主办单位:广东省公安厅

粤ICP备20053102号 网站标识码:4400000047 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402001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