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警务资讯 > 警务要闻

警惕网络陷阱之危险的“客服”

时间:2019-07-15 10:16 来源:广东省公安厅 [字号: ]
分享到:

  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在使用互联网平台遇到问题时都会向客服求助,客服也会提供热情而周到的服务。然而2018年11月,佛山市的植先生却被“客服”骗了。事情到底是怎样的呢?根据植先生叙述,他欠了某APP上面三千元,本想提前还款。但软件上却找不到提前还款的通道,于是想向该贷款平台的客服寻求帮助,在网上搜索到贷款平台的“客服”电话。在整个电话沟通过程中,客服态度亲切,并向植先生介绍提前还款的通道需要人工添加微信操作。收到二维码后,植先生立刻转了三千元过去用于归还之前在平台上的欠款。钱给了,款却没有还,面对这样的情况植先生又一次打通“客服”电话进行询问。客服告诉植先生,第一次还款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这需要一点时间来解决,如果不想因延误而付出利息,就需要赶快第二次转账过来,再打三千元,这样才可以为他尽快办理还款手续并把第一次被冻结的钱退回来。植先生再一次相信了客服的说辞,便继续转账给对方。第二次转账后,查询结果还是显示为未还款,客服告诉植先生本次的三千元又被冻结了,没有还款成功,可能是系统出了点问题,请再转五千元作为解冻金,解冻之后,系统将把多扣的钱和解冻金一起原路退还给了植先生。植先生说身上已没有多余钱款。随后客服发来一个二维码,说不需要按支付密码,只按一个2018就可以了。植先生按2018,又转了2018元出去。三笔钱都转出去之后,植先生发现自己的欠款仍然没还上,这个时候他感觉自己可能被骗了,立即发微信给客服想把钱要回来,可这个“客服”却从此消失了。这时植先生意识到应立马报警,佛山警方在接到诈骗植先生报案的同时,也接到了相关互联网企业的举报电话。佛山市反诈骗中心立即结合情况对相关警情进行梳理。

  经了解发现,植先生遭遇的是一种新的手段。而这种诈骗手段近日来呈高发态势,全国范围内已接到报案300余起。这种案子的受害人主要是使用了贷款APP的人群,他们有的不太熟悉整个(APP)还贷款的流程,就会在网上查找客服电话,嫌疑人正是利用这点,很多受害人糊里糊涂被骗大量的钱财,甚至很多受害者报案的时候也不能很好地还原整个被诈骗的过程。佛山警方立即成立专案组,通过线上互联网工具和线下人物关系活动两方面同时进行侦查。在侦查过程中,民警还发现了一个十分怪异的情况。这类犯罪主要在网络上进行,嫌疑人之间很多都不认识。这与传统的接触性犯罪不同,他们沟通交流主要是通过网络社交工具,每个角色各负责一个部分的内容。嫌疑人采取“相约犯罪”的犯罪方式,并且诈骗得手后,都会立即通过第三方网络金融平台将诈骗资金转移并提现。这样做是为了将自己完全隐藏在网络数据中,逃避警方的追查。这样的犯罪方式,隐秘性极高,随意性极大,如果不能一次性全链条打击,引起了团伙的察觉,之后再进行打击难度只会成倍增长。

  随着调查的深入,佛山警方逐渐掌握了该诈骗团伙的作案手法。这个新型的诈骗链条环节包括了“黑客”“黑帽SEO组”“话务组”“洗钱组”“取款组”“商务总机号商”“微信号商”“银行卡商”八个环节。“黑客”负责攻击网络贷款服务平台的网络服务,取得网页的控制权后把网站卖给“SEO组”,“SEO组”负责修改网页信息和提高网页的搜索排名。“商务总机号商”负责非法贩卖固定电话号码、400号码等商务总机号码。“微信号商和银行卡商”负责贩卖微信号、银行卡等,他们主要通过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用于申请大量微信号、银行卡出售给违法犯罪人员。这八个环节中,最重要的环节是“话务组”,“话务组”接听员既是直接与受害者沟通的“客服”人员,也是整个链条中的核心。

  他们不仅分工明确,而且整个作案流程步骤清晰。第一步,诈骗“话务组”会向“商务总机号商”购买一些号码,然后向“银行卡商”、“微信号商”购买作案工具(黑卡黑号)。“话务组”为了躲避警方侦查,利用“商务总机号码”来伪装成客服电话。第二步,找“SEO”推广诈骗号码,黑客攻击了一些防御比较薄弱的网站之后,会拿到这些网站的控制权,然后就会把这些网站卖给“SEO组”,“SEO组”会把网站修改之后,挂上相关诈骗信息,让这些诈骗信息出现在受害者容易发现的地方。第三步,等到诈骗“话务组”诈骗成功之后,由“洗钱组”把赃款洗白,“取款组”把钱回流到诈骗“话务组”手中,这样整个诈骗过程就完成了,而诈骗过程可能只有十来分钟。为防止警方关注锁定资金动向,“洗钱组”和“取钱组”会用第三方的账号,辗转各地将赃款提现。

  通过线上IP地址追踪,专案民警发现这个诈骗团伙竟分散在全国各地区作案,他们通过网络可以随时随地跨区域地向人们发起侵害,即使每个受害者被骗几块钱,他们也会获得丰厚的利润。使其案件环节复杂,涉案金额高。这个案件引起了公安部的高度重视,该案被公安部列为2019年第一批督办案件,同时被广东省公安厅列为“飓风4号”专案。

  在克服重重困难后,警方摸清楚了犯罪团伙的作案流程和任务分工后,专案民警开始围绕各环节犯罪分子的线下活动进行秘密侦查。警方发现在这个案件里,嫌疑人分布地方较广,很多地方都比较偏僻,有时会搬到海边进行作案,之后马上把作案工具就地掩埋。这些犯罪嫌疑人,有些是家族式的,或者是一条村里面的,落脚点十分隐秘,他们大多藏身于农村或城乡接合部的出租屋内,这种地方建筑杂乱,没有门牌编号,外地人根本无法找到具体位置。而且他们也有反侦察的意识,看到不熟悉的面孔、陌生人进去会进行反跟踪、反侦察。

  面对这样狡猾的犯罪团伙,专案组决定要谨慎行事,千万不能打草惊蛇。在当地相关部门配合下,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侦查,2019年3月7日,专案组已经掌握到了该团伙的大量犯罪证据,收网时机已经成熟。佛山警方组织精干警力分赴海南、贵州、四川、浙江、黑龙江、广州、潮州等多个省市,随着指挥部的一声令下,一场出动200多名警力,跨越4000多公里,多省市大抓捕行动开始了。整个行动佛山警方出动了200多个警力捣毁了窝点13个,抓捕了犯罪嫌疑人63人,确认受害事主300多人,涉案金额1160多万元。

  此次行动大获成功,主要犯罪嫌疑人基本都已落网,这个案件的成功告破不仅捣毁了一条以网络搜索工具推广为纽带的网络贷款电信诈骗产业链,而且还揭露出另一条隐藏在互联网大数据中的黑灰产业链。(知识链接:“黑灰产业”指黑色与灰色两条产业链,黑产主要有“黑客攻击”“盗取账号”“钓鱼网站”三类违法活动,而灰产主要是指处于法律灰色地带的“恶意注册和虚假认证”。在互联网黑灰产业链中,手机账号、银行卡可以说是犯罪基石,有些虚拟运营商的电话卡,用户不需要确认是否为本人操作,只需要上传身份证便能直接办理,如此一来,实名制便形同虚设,给违法犯罪分子提供了实施犯罪的便利条件。)

  上述案件中的“客服”人员,正是利用虚假身份办理的各种电话、银行账户等工具,以及人们网络安全防范能力的不足,通过虚假广告等手段大肆开展诈骗活动。

  那对于“黑灰产业”我们群众应该如何去避雷,分辨网络上的真假客服电话呢?对此警方也提出了一些谨防陷阱的建议:

  诈骗网站会出现错别字甚至还有语句不通畅的地方;在搜索引擎上搜索网站时,可在网站上多点击几个链接,看看是否会跳转到不相干的页面;官方客服电话一般不会主动添加客户微信,客服也不会要求客户转账;务必注意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客服是否标记“官方”“V”等标志。

  网络诈骗的预防需要多个层面的合作,既需要各相关部门积极配合监管并且支持监管部门的工作,对电信网络信息违法犯罪的治理与打击形成合力。也需要广大群众在工作和生活中,需要多学习多了解相关的防范知识,不给诈骗犯罪分子可乘之机,如果不慎被骗或发现犯罪线索,请及时主动向警方举报,并积极配合警方的工作。

  (广东省公安厅 编辑:韵伢子)

附件下载:

 长者助手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

地址:广州市黄华路97号
电话:020-83832980
投诉举报电话:12389

公安厅微信号

公安厅微博号

版权所有:广东省公安厅政务网站  主办单位:广东省公安厅

粤ICP备20053102号 网站标识码:4400000047 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402001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