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警务资讯 > 警务要闻

把支付密码存在通讯录?警方提醒千万别这么做

时间:2019-07-08 11:39 来源:广东省公安厅 [字号: ]
分享到:

  大家可能听过一个说法:不要直接把亲友的号码存作“爸爸”“妈妈”“老公”“亲爱的”此类称呼,避免手机丢失后被人捡走借这些号码发消息行骗。 除此之外,一些关键信息警方也不建议存在手机中,深圳的吴女士就因为通讯录自带“密码”,被人掏空了“钱包”。

  手机自带转账密码?男子捡到后转空余额

  5月16日一早,家住深圳市坪山区坑梓街道的吴女士骑车去买菜。骑车途中,口袋里的手机不慎掉落路边。买菜时吴女士才发现手机不翼而飞,只好折返回来沿路寻找,但是并没有发现手机的踪迹。

  吴女士也没有多想,直到6月初她才购买了一部新手机。一打开微信就发现自己微信钱包里的3600元余额竟然全部被转走了。这下吴女士急了,立刻报警求助。坑梓派出所接报后立刻开展调查,通过调取沿路监控及转账记录,发现盗刷手机的正是住在碧岭的马某。

  收集到所有证据后,民警于6月25日将马某“请到”坑梓派出所接受调查。一开始马某死活不承认自己盗刷的事实,于是民警反复向其强调,捡拾他人手机不还及盗刷账户其后果的严重性,马某这才承认其捡拾了吴女士的手机,还盗刷了账户余额3600余元。

  马某明明只捡到手机,为何能如此轻松地将微信余额“洗劫一空”呢?原来,吴女士年纪大了,经常忘记手机的转账密码,于是索性直接将密码保存到通讯录,联系人的名字也直接取名为“密码”。5月16日马某正巧出来散步,路上发现了吴女士的手机,立刻捡回家。见这部手机没有锁屏密码,再看看微信余额仍有3600元,马某立刻满脑子只想“把钱弄出来”。

  于是他“开动脑筋”把整个手机翻了个底朝天,最后发现通讯录内有个名为“密码”的联系人,“手机号”则是一组六位的数字。马某大喜过望,立刻输入密码,将所有余额一股脑转给自己。

  目前,犯罪嫌疑人马某已被警方刑事拘留,案件在进一步办理中。

  除了不能在手机里存密码,警方还提醒大家手机不要存有这些照片:

  1.身份证照片:市民朋友千万注意,身份证上的信息属于个人隐私,存在手机里,一旦手机遗失或被盗,很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

  2.银行卡照片:不要为了记住银行卡卡号,而在手机里存放银行卡照片。同时,聊天记录里、邮箱里的银行卡照片也要删除,防止被搜索到。

  3.个人信息:在使用手机时,很多人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就记录下了许多个人信息。切记,不要在手机里存储敏感信息,如家庭住址、家庭关系、银行卡密码、在线支付密码等。为保护隐私,建议定期清理聊天记录。

  4.私密照片:不要把私密照片存在手机里。一旦遗失,这些照片不仅会暴露个人隐私,还有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敲诈勒索。

  另外,如果手机丢失或被盗,为了减少损失,可以这么做:

  1.第一时间在另一台手机上登录微信等软件,将原手机的账号挤下线,保证账户的资金安全和信息无法被泄露;

  2.立即拨打支付宝、银行等客服热线,冻结手机网银、在线支付的使用,到手机运营商处补手机卡,把旧卡作废;

  3.立刻修改微博、微信、QQ、支付宝等敏感应用账号密码,更改完成后,可以提醒亲戚朋友,手机被盗,警惕骗子各种理由借钱。

  (广东省公安厅 编辑:努努)

附件下载:

 长者助手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

地址:广州市黄华路97号
电话:020-83832980
投诉举报电话:12389

公安厅微信号

公安厅微博号

版权所有:广东省公安厅政务网站  主办单位:广东省公安厅

粤ICP备20053102号 网站标识码:4400000047 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402001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