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警务资讯 > 警务要闻

“微信实名认证”骗术又来了!深圳已有多人中招

时间:2019-04-03 09:32 来源:深圳市公安局 [字号: ]
分享到:

  近日,深圳反诈接到了多起冒充微信客服诈骗警情:骗子以需要“实名认证”为由,诱使事主点击木马链接,骗取银行卡信息,最后套走验证码导致银行卡被盗刷。

  案例一

  3月25日下午5点,罗湖的邵先生收到一条来自95017的短信。邵先生登录了短信中的网站并按提示填写了自己的身份证资料、银行卡卡号、银行卡密码以及验证码后,发现所填的银行卡里的钱分三笔被转走,共计9738元人民币。

  案例二

  3月24日下午3点,龙岗的顾先生收到了一条被标记为“腾讯公司支付服务热线”的短信。信以为真的顾先生按提示填写了自己的身份证资料、银行卡卡号、银行卡密码以及验证码进行“实名认证”后,却发现银行卡被扣走了3000多元。

  同日,龙岗的陈先生也被同样的手法刷走近万元。

  其实,这类诈骗手法并不新颖,从去年10月份开始,深圳就有多人中招。反诈蜀黍觉得有必要给大家科普一下,骗子到底是怎么作案的?我们该如何防范?

  手法剖析

  “根据规定您的微信需实名认证,今日24点前未认证将停用所有功能,为避免给您带来不便,请登录XX网址进行认证。”——95017(腾讯公司支付服务热线)

  根据以上短信内容,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信息:

  A.短信是由“95017腾讯公司支付服务热线”发来的;

  B.短信称:今日24点前微信未实名认证将停用所有功能;

  C.短信中还附着一个木马链接。

  那么问题来了——

  Q1.为什么诈骗短信会显示成微信客服的号码?

  原来,不法分子通过伪基站屏蔽了真正运营商基站的信号,利用虚拟微信客服号码“95017”发送包含虚假钓鱼网站的短信,一眼望去,与官方短信相去无几,极易蒙蔽人。

  Q2.不实名认证真的会被停用所有功能吗?

  这只是骗子为了让事主点击木马链接的借口而已,微信官方不会离开自身应用功能,更不会通过短信方式通知填写或完善任何资料,尤其是涉及填写身份证、银行卡或账户密码等包含隐私信息的资料。

  Q3.钱是怎么被刷走的?

  受害人一旦登录短信发来的网址链接,就会被要求输入银行卡卡号、登录密码、身份证号码、姓名、手机号码等信息。验证码是卡内钱财的最后一道防线,一旦事主在钓鱼网站输入了以上所有信息后,不法分子就会轻而易举地将账户内的存款转走。

  警方提醒

  切勿点击不明网页链接,更不要填写社交账号密码、手机验证码、银行卡密码等涉及财产安全的重要信息;目前微信并没有进行所谓的“二次实名认证”,正规的实名认证步骤是这样的:进入微信钱包>打开“支付管理—实名认证”>完成实名认证。一旦发现被骗,请立即拨打110报警!

  (深公宣 编辑:小宇)

附件下载:

 长者助手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

地址:广州市黄华路97号
电话:020-83832980
投诉举报电话:12389

公安厅微信号

公安厅微博号

版权所有:广东省公安厅政务网站  主办单位:广东省公安厅

粤ICP备20053102号 网站标识码:4400000047 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402001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