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梅州警察真心厉害,佩服!将我被骗的钱给送了过来,一路辛苦了!”日前,家住山东菏泽的张女士在收到梅州市公安局梅江分局民警向其返还的被骗资金后,满怀感激地在微信发“朋友圈”。
受害人以为又遇骗子不愿现身
今年3月6日,梅江警方依托市、区、派出所三级办案机制,成功侦破持续时间长达一年多的微商系列诈骗案。令人咋舌的是,该系列案件受害群众遍布全国12个省市,涉及100余人,涉案金额共计10万元,张女士就是其中一名受害人。
7月4日,梅江民警钟涛和朱君再次乘坐北上的列车,前往福建、山东、河北、甘肃、辽宁、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一方面是将被骗财物还给受害人,另一方面是核实受害人相关报案材料,固定案件证据。
他们的第一站就是前往山东菏泽,为了见到张女士,可谓一波三折。起初张女士接到钟涛的电话时,内心非常抗拒,因为有过一次被骗的经历,其根本不相信骗子已经被抓获,还退还其被骗的钱款。钟涛通过微信留言百般解释后,张女士仍然觉得所谓的警察是“骗子”。为了以防万一,她并没有答应民警提出在附近派出所见面的要求,而是与民警相约在200余公里外的菏泽市东明县城关派出所办理发还手续,还与她老公打赌,这所谓的警察肯定不会出现。
当日下午,张女士仍没有理会民警发来的信息,直到钟涛给她发了定位和到达派出所的图片,她与丈夫才半信半疑地来到了城关派出所。此时,钟涛和朱君已经在派出所接待室等候多时。当钟涛和朱军递上警察证时,张女士感到非常惭愧,连忙向他们道歉。在钟涛和朱君办理完发还手续和制作好受害人询问笔录后,张女士夫妇热情地邀请他们吃烤全羊,但他们拒绝了小两口的心意,当晚便乘坐列车前往河北沧州。
“为了不耽搁行程,我们每日都不停地赶路,有些比较偏僻的乡镇,要连续转车,最远的地方需要连续坐两日车才能抵达,虽然行程非常辛苦,过程十分波折,但是看到受害人惊喜的表情和满意的笑容,我们便觉得非常欣慰!”钟涛说。
“再苦再累都算不了什么”
“挽损”一直是电信诈骗案件的“老大难”问题,受害人被骗走的钱款,一般都被犯罪嫌疑人挥霍一空,有些甚至被转至境外。不少群众坦言,其上当受骗后不但经济上受到巨大损失,还容易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今年3月,陕西省一名受害人刘阿姨被人以“花篮托”的形式骗走了2万元。这笔钱是刘阿姨的女儿和女婿给她的,不料却进了骗子的口袋,女儿夫妻俩经常为此事吵架。
梅江警方将该伙“花篮托”骗子抓捕归案后,为了获取受害人的证词和被骗的证据,梅江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刘柏峰不远千里来到陕西省榆林市公安局见到了刘阿姨。“当时她非常诧异,没想到骗子居然会被抓住,同时她也请求我们帮其挽回损失。”刘柏峰说。
6月16日,刘柏峰告知刘阿姨,犯罪嫌疑人愿意主动对其损失进行赔偿,并让其提供银行账号。令刘阿姨没想到的是,当日下午她就收到一笔2万元的汇款。原来,从陕西回到梅州之后,刘柏峰等人加强了对犯罪嫌疑人的思想工作,让他们主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同时进行法律宣传教育,促使他们主动进行民事赔偿,减少受害人的损失。
“案件虽然破了,但群众最关心的还是被骗的钱能不能找回来。因此,平时我们更注重追赃挽损,只要能最大限度帮助群众挽回损失,再苦再累都算不了什么。”刘柏峰说。
据了解,今年6月以来,梅江警方紧密结合当前开展的“破小案”专项行动,把挽回群众损失作为对公安工作评价的落脚点和出发点,以加强小额度诈骗挽损工作为重点,奔赴全国12个省市,辗转10万余公里,为20余名受害人送上其被骗的钱款,共计挽回群众经济损失3.5万元,赢得了广大群众的“点赞”,树立了梅江警队的良好形象。
(梅公宣 编辑:努努)
附件下载:
版权所有:广东省公安厅政务网站 主办单位:广东省公安厅
粤ICP备20053102号 网站标识码:4400000047 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402001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