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会犯错,有错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改正错误的决心。”阿信(化名)在说这句话时,眼里是那样的坚定和自信,这很难让人将他与曾经的吸毒者联系到一起。记者在佛山顺德公安民警的组织安排下,与阿信等曾经的吸毒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谈,而今摆脱了毒品的他们已过上了正常的新生活。这样的改变,是他们的努力与决心,也是社区戒毒康复工作“顺德模式”推动实践下的重要成果。
社区戒毒改写他们的人生
今年40岁的阿信小学没读完就辍学回家,后混迹社会结识了不良朋友,染上了吸毒的恶习。
与阿信有着相似经历的还有添叔(化名)。添叔从1991年开始接触毒品,先后多次接受戒毒,2009年至2014年在三水康福园戒毒。其间,添叔妻子胡某申请进入戒毒所一边工作一边陪护丈夫戒毒,成为了国内首例夫妻陪护戒毒的主人翁,“当时耽误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妻子。”对于自己的行为,添叔无比后悔。
沾上毒品是他们昔日错误的选择,所幸的是,他们还有一个悔改的心,社会也给了他们悔改的机会,政府给了他们悔改的平台。其中,启明星驿站成为了吸毒人员重返社会的重要桥梁,顺德区启动的社区戒毒工作,更是改写了他们的人生。
2013年,阿信最后一次走进戒毒所,那次出来以后,他下定决心作出改变。从做杂活,到做一名司机,到现在成为一名包工头,阿信工作上的成功,也让他重建了自己的家庭。“在这过程中,受到了很多戒毒社工、民警的帮扶,让我感受到了社会的关怀,也让我得以重新站起来。”过上新生活后的阿信也想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帮助别人,于是,他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聘请了近10名有过“吸毒史”的人员,“我接纳这些人有个前提,就是以后不提毒品,不沾毒品,要刻苦努力。”阿信表示,“人都会犯错,就看你珍不珍惜社会给你的机会。”
同样地,把握住机会的添叔也再次过上了美满的生活。添叔说,“启明星驿站的社工、社区的警长和当地的居委会没有放弃自己,并对我进行了长期的跟踪和定期尿检,陪我度过了漫长的脱毒期。”2016年,脱毒期满的添叔在警长和居委的联合推荐下,被招录到均安镇敬老院从事保安工作。
有稳定的收入,有单位的关心,添叔不仅实现了自己的社会价值,还开始了自己回馈社会的道路,当起了一名义工。经历时间的洗礼,如今的添叔摇身一变成为一名顺德区四星义工,累计公益服务时间超过400小时。
“顺德模式”将挽回更多的希望
在交谈过程中,“社工”多次被阿信与添叔挂上嘴边。他们口中的社工就是顺德77名启明星驿站的社工。据了解,2016年,顺德以政府购买专业社工服务方式推进全区10个镇(街)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目前10个镇(街)全面建成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站并投入使用。
“推进社区戒毒康复工程,最终是要帮助戒断人员成功融入社会、回归社会。”顺德区禁毒办相关负责人陈尚明介绍,目前,顺德全区还设立了15间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就业安置基地,安置基地集戒毒、康复、培训、劳动、就业、救助于一体,帮助吸毒人员回归社会、融入社会,大大降低了戒毒人员的复吸率,最大限度减少了社会危害。
2017年,顺德区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总人数566人(社区戒毒478人,社区康复88人),均按照“一人一档”的原则建立全面真实的管理档案,一一落实就业安置等措施,社区戒毒社区执行率达到100%,排名佛山全市第一。社区戒毒康复“顺德模式”的创新,让顺德禁毒委员会被评为国家级社区戒毒康复示范单位。据悉,该殊荣全省仅有两个单位获得。
(佛公宣 编辑:小江)
附件下载:
版权所有:广东省公安厅政务网站 主办单位:广东省公安厅
粤ICP备20053102号 网站标识码:4400000047 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402001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