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50多岁的唐阿姨感到身体不适,到南海某医院就诊,期间遇上一名“好心人”,并在一番交谈后跟随该“好心人”前往一家私人诊所,被骗消费近六千元。
“你也是来看妇科的吗?“哪里不舒服呀?”一名“好心人”向唐阿姨问道。当时,唐阿姨没有家人陪同,糊里糊涂地和对方聊了起来。经过一番交谈后,“好心人”在基本了解唐阿姨的情况后立马表示自己也曾有过一模一样的症状,经人介绍到了附近某私人诊所检查治疗,结果很快就痊愈了。随后,她不停怂恿唐阿姨前去就诊。
唐阿姨没有意识到这名搭讪的“好心人”就是大家常说的“医托”,被对方三言两语之下,唐阿姨也没来得及细想,连医院候诊室都没进,就直接跟随这个陌生人搭乘摩托车,到了附近某诊所就诊。到达“好心人”介绍的那家诊所后,诊所医生还没诊病就给唐阿姨开了一张检查单,收取了2000元检查费,并在几个项目检查完后又让唐阿姨补交2800元费用。前前后后,唐阿姨就莫名其妙地“消费”了将近六千元。
民警提醒:“医托”是医疗骗子,经常出没于医院挂号处、医院大门附近、地铁口、火车站、汽车站、各大网络论坛、健康交流网站、正规医院及周边旅馆,用欺骗方法引诱患者及家属骗到一些无医疗资格的小诊所去看病,对患者进行恐吓、敲诈,甚至抢夺财物。市民对于自称是“病友”、“患者家属”、“医生朋友”、“医院工作人员”等的陌生人搭讪,及其提供医师、医疗机构治疗疾病的信息不要轻信,理性看待各种渠道、媒体发布的医疗广告、医疗服务保健信息。
“医托”的三种常见手段:
1、套近乎:为取得病人的信任,“医托”一般以患者或患者家属的身份,与病人套近乎。
2、诉说假经历:取得病人的信任后,“医托”接着以“亲身经历”谎称大医院不但贵而且治不好,某某医院某某教授是治这种病的专家,便宜有疗效,将病人骗至目的地。
3、用高价药骗钱:到了医托说的诊所后,与“医托”联手的“医师”开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检查项目,收取高额检查费,或者开一些十分普通便宜的中草药,以高价卖给病人。
(佛公宣 编辑:努努)
附件下载:
版权所有:广东省公安厅政务网站 主办单位:广东省公安厅
粤ICP备20053102号 网站标识码:4400000047 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402001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