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警务资讯 > 警务要闻

“数据”给追逃装上雷达

时间:2018-01-05 14:29 来源:广东省公安厅 [字号: ]
分享到:

总有些人在行恶犯罪之后,不想着去弥补救赎,而是想方设法潜逃,东躲西藏地企图逃避法律制裁。能否将他们依法缉拿归案,不仅关乎法律尊严,也关乎社会和谐稳定。2017年12月15日,因2013年涉嫌在茂名滨海新区博贺镇持刀伤害他人被网上追逃的犯罪嫌疑人周某玲,被茂名市公安局滨海分局抓获。这是茂名警方自2017年6月开展追逃行动以来到案的第1726名涉案在逃人员。

据统计,2017年6月12日至12月15日,茂名警方先后抓获在逃人员1726名,日均9人到案,到案在逃人员中有583名慑于警方强大追逃声势投案自首。

“神经中枢”跨越时空精准追逃

2017年9月5日,茂名市公安局茂南分局收到大数据信息中心提供的线索,涉嫌诈骗在逃人员吴某婵藏身高州市新垌镇,追逃民警迅速赶往上述地点,一举将该名在逃人员抓获。经审讯,犯罪嫌疑人吴某婵对其在2016年1月初利用票据实施诈骗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该案涉案金额达两亿余元。

类似这种“点穴”式精准追逃,贯穿于整个追逃专项行动始终,不仅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还发挥了显著的作用。这是茂名警方主动适应大数据时代,打造“数据追逃”升级版的一个缩影。2017年初,由该市公安局大数据信息中心牵头,形成信息追逃指令,推送各单位落地抓捕,由县区公安机关追逃机动队实施精准抓捕。

据统计,2017年1月至12月15日,大数据信息中心累计推送研判报告890份,协助侦破本地刑事案件2997宗、抓获嫌疑人2125名;在6月12日至10月12日由茂名市委、市政府部署开展的“夏季追逃”专项行动期间,一线警力依据追逃指令抓获在逃人员730名。

如果说大数据信息中心是警方追逃的“神经中枢”,那么一线警员手持移动警务终端就是一个个“神经末梢”。据了解,茂名市各派出所在日常警务活动中率先使用警务终端,可在现场发现线索,及时抓获在逃人员。据不完全统计,民警利用手持移动警务终端采集数据,先后比中可疑人员1.5万次,比中可疑车辆2800余次。2017年5月13日,茂南公安分局新华派出所民警熟练地运用移动警务终端查询功能,一举抓获涉嫌诈骗的全国通缉在逃人员陆某堂。经查,2016年1月,犯罪嫌疑人陆某堂利用QQ在茂名实施诈骗,在骗走湖北省武汉市女事主陈某2万余元现金后失踪。

规范基层警务织密陆地追逃网

追逃工作关键在基层,茂名警方通过规范基层警务目标任务,不断夯实基层警务基础,努力在陆地上织就一张追逃大网。2017年初,茂名市公安局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四、六、双十”目标任务,明确了派出所民警每天、每周、每月要“做什么”“怎么做”,通过严格考核检验“做得怎么样”。

特别是追逃专项行动以来,茂名市公安局按照在逃人员户籍所在地划分到派出所,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进一步强化追逃责任。全市基层派出所结合“每日一设卡”“每周一走访”“每周一清查”等工作任务,不断织密追逃大网。全年全市派出所通过“每日一设卡”抓获在逃人员620名,查获问题车辆1463辆。通过上门走访,感化在逃人员家属,一大批在逃人员纷纷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

2017年7月20日,化州市公安局杨梅派出所在开展“每日一设卡”工作中,抓获一名外省籍在逃人员。当日22时许,杨梅派出所民警到杨梅高速出口前方,开展“每日一设卡”工作,在对一辆从高速出口驶出的灰色商务轿车进行检查,通过比对现场反馈,确认该司机为全国通缉在逃人员。经查,该司机名叫张某强,于2017年6月13日因涉嫌非法拘禁犯罪,被河南省宜阳县公安机关网上追逃。

群众性组织助力城乡追逃全覆盖

追逃工作必须广泛发动群众,形成强大合力。茂名警方重点抓好群防群治工作,通过“一村一组织”新举措,实现更大范围追逃劝投。“一村一组织”主要由公安机关牵头,各村、居委组织挑选出思想品德好、无前科劣迹、有较强组织纪律性的群众,统一配备头盔、防暴棍、服装以及巡逻摩托车等装备,进行巡逻防范、纠纷调解、普法教育等工作。警方通过“一村一组织”积极营造全民追逃的舆论氛围,鼓励群众提供线索,推进群防群治工作。

在打造基层“一村一组织”的同时,茂名市委、市政府牵头于2017年8月初推动“红袖章”志愿者队伍建设。“红袖章”队员左臂配戴醒目的“红袖章”,由派出所民警带队,开展徒步治安巡逻,以最基层的群众组织推动社会治安“积小安为大安”。追逃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红袖章”志愿者走街串巷,进村入户,协助警方开展相关工作。

2017年8月3日20时许,高州市公安局河西派出所联合汽车总站的“红袖章”治安员巡逻时,一名神色慌张的男子引起民警和治安员的注意,于是迅速对该男子进行盘查控制。经查,该男子名叫李某劲,涉嫌于2016年12月18日在高州市石仔岭街道圹背大村内开设赌场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列为刑事在逃人员。

数说成效

2017年6月12日至12月15日

全市公安机关先后抓获在逃人员1726名,日均9人到案。

“夏季追逃”专项行动期间

抓获在逃人员1282名,同比上升215%。到案在逃人员中涉严重暴力在逃人员331名、命案在逃人员22名、涉黑恶在逃人员201名、枪案在逃人员33名、电诈在逃人员41名。

典型案例

“头号大哥”身背命案潜逃8年难逃法网

2017年8月29日,茂名市公安局专案组将潜逃8年之久,身负命案、绑架案、非法持枪案,号称电白山区片“头号大哥”的在逃人员香某强抓获。

2009年1月12日,香某强纠集莫某丹、黎某君、莫某彬等5人去沙琅镇找1月10日在KTV与之发生争执的黄某等人进行报复,争执过程中开枪将黄某打伤后逃跑,伤者经送医院不治身亡。案发后,电白警方将犯罪嫌疑人莫某丹、黎某君、莫某彬等5人抓获归案,而该案主要犯罪嫌疑人香某强一直潜逃在外。

8年来,茂名警方从未停止对香某强的追捕。然而,香某强行踪诡秘、心狠手辣,又纠集了一伙亡命之徒非法持有枪支,当地群众怕遭到报复,都不敢举报,香某强也由此成为沙琅、观珠等地的“大哥”式人物。

2017年6月,根据茂名市委领导指示,茂名市公安局成立了直属侦查三大队进驻电白区观珠镇,对电白山区片观珠、沙琅、林头、霞洞等镇的涉黑恶、涉枪、涉盗抢、涉毒犯罪进行打击整治。同时,抽调精干警力成立专案组,全力抓捕在逃人员香某强。

经过两个多月的缜密侦查,2017年8月29日18时许,茂名警方在东莞警方的协助下,在东莞市东城区伏击抓获犯罪嫌疑人香某强。

目前,犯罪嫌疑人香某强已被公安机关移送起诉。

真情感化涉枪在逃人员投案自首

2017年7月4日,茂名市公安局电白分局成功规劝潜逃2年多的持枪故意伤害案在逃人员李某春(男,27岁,茂名电白人)投案自首。

2014年7月23日中午,犯罪嫌疑人李某春伙同他人持枪到电白区万寿口居委会一小树林开枪击伤蔡某伟、邓某海等人后逃走。接报后,电白刑侦大队民警迅速出击,抓获该团伙的大部分成员,但主要犯罪嫌疑人李某春畏罪潜逃。自2016年10月开展全市打击涉枪专项行动以来,李某春被列为第27号在逃人员进行通缉。电白警方采取抓捕与规劝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工作,一方面对李某春可能藏匿的地点进行摸排,另一方面多次登门走访其亲属,并通过村干部和“一村一组织”积极做好李某春家属思想工作,引导他们配合公安机关规劝李某春投案自首。

2017年7月4日中午,在逃人员李某春最终打消顾虑,到电白公安分局投案自首。

目前,嫌疑人李某春已被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

警方抓捕在逃人员现场。 林继健 摄

“红袖章”志愿队伍在高州金港湾商业中心周围巡逻。 林继健 摄

(来源:南方法治报 记者:林思琪 通讯员:柯科 王其章 柯秋玉 编辑:小宇)

附件下载:

 长者助手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

地址:广州市黄华路97号
电话:020-83832980
投诉举报电话:12389

公安厅微信号

公安厅微博号

版权所有:广东省公安厅政务网站  主办单位:广东省公安厅

粤ICP备20053102号 网站标识码:4400000047 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402001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