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成为人们广泛应用的一款社交软件,里面的转账功能也为人们付款提供了便捷途径。揭阳市空港区地都镇的郑小姐也常常通过微信与熟人互相转账,不过,最近的一次转账,让她教训深刻。
微信上的转账记录
转账被骗
2017年7月14日晚8时许,郑小姐的微信显示一条新的信息。她点开来一看,发现是她的亲戚在向她打招呼,因为头像是她姑母,微信昵称也是她姑母的。看到熟悉的微信名和熟悉的头像,郑小姐马上回应,“姑母”叫郑小姐转500元给她,她二话没说,马上转钱。她平时也跟姑母有一些生意上的来往,彼此感情非常好,姑母叫她转,她没多想就转了。
在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姑母”还多次让她转账,她先后转了5次共9500元,最后一次转了5000元。当郑小姐又一次被要求转账时,她发觉有些不对劲,打电话给姑母,姑母说:“我没有向你借钱,我一直在家里看电视啊!”
对方知道郑小姐识破他的骗局后,就给郑小姐发了“微信炸弹”,一直发,发到郑小姐的手机根本没办法上微信,然后他就把郑小姐删除好友了。
账号冻结
郑小姐查看对方的微信资料,发现对方微信除了头像和昵称跟她姑母的一样之外,微信号、朋友圈等都不相同,她根本就不认识对方。既然不认识,怎么会成为微信好友呢?
郑小姐是一名微商,平常会从不同的渠道添加微信好友,让更多的人看到她的朋友圈,关注她的产品,增加交易的机会。假冒熟人骗她转账的“微信好友”,应该就是朋友圈的。她无法查找,选择报警。
接到报警后,揭阳市公安局空港分局刑侦大队民警第一时间在电信网络侦办平台对涉案账号进行止付和冻结,成功将郑小姐被骗的9500元锁定,暂时保住了郑小姐被骗取的财……对于警方来说,更大的任务是搜集有价值的线索,挖出诈骗分子,打击犯罪行为。郑小姐唯一能提供的线索就是那个所谓好友的微信号。
警方发现,该微信号是冒用他人身份信息注册登记的,无法从中获取不法分子的真实身份。空港分局立即向揭阳市公安局网警支队寻求帮助。网警支队办案人员通过互联网分析了大量的网络特征,发现该诈骗微信账号跟福建省的一个微信群有关联。
可疑昵称
办案民警经过乔装打扮,以微信的方式加入了该群,观察他们在群里的聊天,还有每个人的习惯。这是一个以福建老乡为主要对象的微信群,只要群里有新的信息,民警就第一时间打开看看,仔细分析群成员聊天内容的特点。该群成员会在群里发一些大额的红包,或者一些喝酒、唱歌的小视频和图片。
从这些聊天记录来看,该群成员之间很少有语言交流,主要是分享一些小视频,而小视频根本就没有涉及到诈骗的任何内容,也没有透露出任何蛛丝马迹,民警无法从中找到有价值的线索,侦查遇到了瓶颈。
就在民警思考着该如何调整侦查思路时,终于等来了新的内容,并且是诈骗郑小姐的那个微信号发出的信息。该诈骗微信号突然发了另外一个群的链接,民警敏锐地跟进,发现该群有几个成员的昵称比较奇怪,有西瓜、冬瓜、南瓜、北瓜、苦瓜、黄瓜,都有一个“瓜”字。这些人之间应该有某些联系,才会在一个群里体现出这样的昵称和头像。
民警“潜水”观察群成员的聊天内容,其中也有一些小视频。一天,民警发现“北瓜”发了一个小视频,里面有10多个人在唱歌,而且每个人的头像都拍得比较清晰。不仅如此,“北瓜”还发了这样一条信息,有人去东莞就找他,请加他另外一个生活微信。
办案民警发现“北瓜”行踪 (林晓摄)
循线追踪
民警发现,群里的微信号都不是用他们的真实身份注册的,只有找到他们的生活微信,才能获取更多有价值的线索。有了“北瓜”的生活微信号,民警立即通过大数据进行排查分析,碰撞出了20多个QQ号,40多个微信号和40多个手机号。
办案民警对这些微信号和手机号进行逐一排查研判,发现这是一个诈骗团伙,“北瓜”就是其中的一人。办案民警从之前分析出的大量涉网络诈骗数据中,提取涉及东莞的网络诈骗数据进行排查,进而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在东莞市黄江镇一带活动。
一场前往东莞抓捕犯罪嫌疑人的行动,在空港分局里开始分工部署。
跨市抓捕
8月8日,抓捕组赶赴东莞。在当地警方的支持下,锁定犯罪嫌疑人的落脚点是一处花园住宅小区。民警先调取小区的监控视频进行查阅,将视频中出现的每一个身影与之前小视频里的人物头像进行比对,不放过任何细节。
翌日,民警从视频中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经过比对,发现正是微信小视频中的“北瓜”,并摸排出他的活动规律,发现他经常是下午出来拿外卖,根据这个线索,民警再对视频进行研判,发现他是走进小区里的一间房子,民警再对该房子外围进行观察,发现门口有一个牌子,上面写着:西瓜工作室,“王者荣耀”职业代打。上面还有一个手机号码,而该手机号码正是民警之前研判掌握的手机号码中的一个。
经进一步排查,民警发现犯罪嫌疑人的窝点是在住宅小区的一栋别墅里,门老是锁着,没有人进出,大门紧闭,楼上晾有几件衣服,后面阳台也晾有很多衣服。他们过着晨昏颠倒的生活,一般是白天睡到中午1~2时,晚上很晚才睡,大概凌晨3~4时。
8月10日中午,民警从外围进行包围抓捕,共抓获14名犯罪嫌疑人,其中“北瓜”等4人为未成年人,现场还缴获1台笔记本电脑、1台平板电脑、2部对讲机、40多部手机和35张银行卡等作案工具。
经审讯,犯罪嫌疑人张某光交代了自今年7月其开始在东莞市黄江镇一别墅内组织团伙成员利用微信实施诈骗的犯罪事实。
现场缴获的作案工具
诈骗套路
2017年7月,张某光从老家福建省来到东莞市,由于没有工作,他整天与手机为伴。本来他是要做王者荣耀代打,但王者荣耀代打他不会,他只好整天玩手机,微信朋友圈的被骗信息引起张某光的注意,也让他萌发了冒充微信好友进行诈骗的念头。尝试了几天,他骗得“第一桶金”500元。此后,张某光陆续叫来其他老乡加入他的组织,用他的冒充微信好友套路实施诈骗。
瓜群里的人都叫他“西瓜”,于是同伙都把微信的昵称改成带“瓜”字。大家翻朋友圈寻找作案目标,然后用昵称加目标,然后换了头像换了名字,跟目标借钱,钱到手后,(用)一个代码,字很长,直接发给目标,一直顶,把聊天记录顶上去,然后直接把目标拉黑删掉。
以张某光为首的电信诈骗团伙还有着明确的分工和分赃制度,有负责添加微信好友的,有负责实施诈骗的,张某光则负责管理。还有的犯罪嫌疑人负责找客户,换好头像,然后交给其他人去骗,骗成功他有30%的提成。骗取他人钱财后,张某光等人成天吃香的喝辣的,很快就将钱挥霍一空。
警方提醒
这类新型诈骗犯罪,主要利用微信冒充熟人,取得你的信任以后,慢慢地就跟你借钱,先小额的,接着就大额的,慢慢来诈骗你的钱财,所以要避免被诈骗的话,最好先打电话给向你借钱的人核实,有没有这回事,不要碍于面子,要有警惕性,被诈骗以后要及时报警,警方可以启动快速止付机制,避免钱财损失,也有利于警方打击犯罪分子。
(来源:南方法制报 记者:欧汉华 通讯员 孙炀洲 林晓 蔡乐爽 编辑:玄烨)
附件下载:
版权所有:广东省公安厅政务网站 主办单位:广东省公安厅
粤ICP备20053102号 网站标识码:4400000047 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402001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