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首页 > 警务资讯 > 警务要闻
字号:

【典型案例】冒充“公检法”机关 诈骗逾百万余元

时间:2018-12-07 09:26:00 来源:广东省公安厅

  2018年11月12日,广州某企业法人杨女士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通管局”工作人员,称杨女士开了一个电话号码发送诈骗信息造成多位受害者,目前其被人举报了。杨女士否认开电话卡的事情,对方让其联系北京警方并直接帮其转接“北京公安局”,接电话的“办案民警”告知其身份信息被泄露了,被人用其身份证办理了电话卡和银行卡,从事诈骗犯罪行为,并谎称主犯已抓到还一口咬定杨女士有参与其中。

  杨女士急于证明清白、撇清关系,非常配合“办案民警”调查,并按对方指引互加了QQ、微信,根据对方要求在自己的手机上按了一串的“数字+符号”(后来才知道是呼叫转移)。对方通过QQ发来“警官证”和带有事主照片、准确个人信息的“通缉令、逮捕令”,还发送了一个网页链接让杨女士点开填写自己的银行卡信息以便做“资金调查”。杨女士将自己名下的银行账号、密码都填入网页内,卡内的40万元存款,当天就被对方转走了。

  第二天,对方联系杨女士,让其到借贷平台贷款以证明自己的财力,杨女士按照要求,分别在两家银行申请了66万元贷款,因为是公司法人代表,银行没几天就放款了。随后,杨女士将66万元归集到自己名下的中国银行账号内,对方每天通过QQ与其联系,并按要求把聊天记录及时删除,还要求杨女士如果接到其他陌生电话都要截图转给骗子看。直到12月3日对方再次要求事主凑100万元时,杨女士犯愁只好跟男朋友商量此事,才知道自己被骗了。

  【诈骗手法】 

  第一步:不法分子会通过改号软件(可任意显示为公安机关对外公布的办公电话)致电群众,电话中自称是电信部门、社保局、银行、保险公司、快递等客服人员,或者直接谎称是公安机关民警,声称事主涉嫌犯罪(如洗黑钱、拐卖儿童、发送违法短信、骗保等),甚至能准确报出事主的资料,引起其注意。事主一旦相信对方的说辞,骗子会告知:如果要洗脱嫌疑,要跟主办的“警察”解释清楚。

  第二步:随后骗子会将电话直接转接至所谓的“办案警察”,对方会让事主去开房或是到没人的地方,并假装通过电话甚至是微信QQ的语音或视频功能跟事主做笔录,还会发送伪造的通缉令、警察证等震慑事主,骗取其信任。并且会以保密为理由要求事主不能联系家人朋友,甚至以各种理由引导事主在自己的手机上设置一串数字符号(实际上是设置了呼叫转移功能,让事主隔绝与外界的联系)。

  第三步:骗子会用尽各种说辞,但万变不离其宗,目的就是要让事主归集资金到一个银行账户后办理网银U盾等提供密码验证码给骗子,或者是把银行卡里的钱转到所谓的“安全账户”,骗子立即转移事主所有的资金。

  【防范提醒】 

  冒充“公检法”机关的诈骗,骗子最终目的是要骗钱,受害者往往损失惨重,甚至卖掉住房、欠下巨额贷款、债务。因此,广大群众要时刻提高警惕,将防骗工作做在日常:

  一是公检法机关没有“安全账户”说法,更没有“电话/QQ视频/微信视频”做笔录的做法。要求通话内容“绝对保密”、通过QQ、微信发送“通缉令、逮捕令”的,都是骗子。凡是电话中自称“通信管理局、电信运营商、银行、快递”等客服人员,以“个人信息泄露、涉嫌洗钱、涉案”等为由主动帮忙转接“公安机关”的,都是骗子。

  二是任何要求把资金归集到指定账户(无论是自己名下的账户、还是对方提供的账户),要求开通网银,提供银行账号、密码、验证码的,任何上门索要银行账户存折、身份证、密码、验证码的人员,都是骗子。

  三是如遇拨打亲友电话时发现有“停机、空号、呼叫转移”等异常情况,需提高警惕,设法通过其他途径联系该亲友,核实并提醒谨防上当受骗。

  四是如遇派出所民警上门劝阻,或要求亲友、事主所在单位协助联系疑似被骗事主进行劝阻的,请尽量配合。接到陌生电话,如有疑问,请立即拨打110咨询、举报。

  (来源:新华社 编辑:小宇)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