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人民至上”情怀,锤炼“为民服务”本领,贯彻“问计于民”理念。5月1日,广东省公安厅召开“平安厅”信箱开办两周年座谈会,与来信群众、媒体记者代表面对面深入交流,通过回顾总结、交流体会、集思广益,推动广东公安“平安厅”信箱工作走深走实。
打卡警营
从“键对键”到“面对面”
座谈会前,参会代表们参观了“广东警史印记”展馆,观看了“平安厅”信箱开办两周年工作视频片,详细了解广东公安风云激荡的战斗历程和“平安厅”信箱开通两周年工作情况。
为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021年5月1日,广东省公安厅正式开通了“厅长信箱”,同步推动全省21个地市公安局设立“局长信箱”,合称为“平安厅”信箱。“平安厅”信箱开通两年来,广泛倾听群众呼声,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把群众呼声和需求作为公安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累计接收群众来信20.1万余封,答复率100%,办结率98.2%;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8.3万个,收到感谢信1.4万封;累计收到各类举报线索1.6万条,循信打击侦破案件6629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1万余名;通过对来信的梳理分析,及时消除一批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隐患,整改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问题,推动各地各警种出台涵盖接处警、受立案、行政服务、队伍管理等多个方面的212项新制度、新机制。信箱“小切口”撬动公安工作“大变化”,通过“平安厅”信箱建设应用,群众的呼声得到真重视、诉求得到真解决、痛点得到真治理,警队的监督得到真落实。如今,“有难事急事,写信给‘平安厅’信箱”已成为广东老百姓向公安机关反映诉求的“新常态”,成为法治广东建设的“新名片”。
民意引领
您的事就是我们的事
“刚才的视频片里面有一句话比较打动我,‘您的事就是我们的事’。我觉得通过这么一件小事,我们人民警察真正做到了‘市民的一件小事,也是我们民警心里惦记的事情’。”去年3月,佛山群众倪先生向“平安厅”信箱写信反映小区某业主恶意制造噪音扰民,小区居民多方投诉无果。收到来信后,当地社区民警会同街道执法人员合力处置,终于还小区居民一片清净。同时,倪先生也指出,对于此类需要多部门联动处理的综合性难题,如何从顶层设计来协调,谁来牵头处置,还需要进一步思考和明确。
“我妹妹失踪了20多年,我去找我妹妹的时候,碰到很多事情,失望过,迷茫过……”回忆起寻找失踪亲人的心路历程,梅州群众戴女士声音忍不住颤抖起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戴女士得知了“平安厅”信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写信求助。收到戴女士的来信后,市、县刑侦、宣传等相关部门成立工作组,全力查找,终于促成戴女士一家团圆。座谈会上,戴女士提出:“希望‘平安厅’信箱能够加大宣传力度,优化操作流程,让更多的人知道信箱,用上信箱。”
“期待广东公安继续把‘平安厅’信箱好好地办下去;期待更多地去总结提炼推动信箱工作中形成的经验做法,把‘平安厅’信箱打造成一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品牌;期待能够加强政媒互动,以‘平安厅’信箱为抓手,扎扎实实开展调查研究。”人民日报广东分社编委、采访部主任贺林平表示。
讲真话、诉实情、献良谋,座谈会上,参会代表们围绕“平安厅”信箱工作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代表们对“平安厅”信箱两年来的工作表示高度赞许,同时对办信效率、推广宣传、民警关爱、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建立信箱民意联络员机制和类案问题长效解决机制等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或客观尖锐,或真挚恳切,流露出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执着追求;对人民警察的信赖拥护;对丑恶现象的满腔义愤;对平安法治的热切期盼。
用心用情
打造广东特色新时代“枫桥经验”
“我们要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抱着最朴素的心态,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用心去办,用力去办,用情去办。”座谈会现场,副省长、省公安厅党委书记、厅长王志忠主持会议。他认真记录代表们的意见建议,并与代表们频繁互动探讨。王志忠同志回顾了广东公安“平安厅”信箱的创办初衷初心,以及两年来信箱工作体系机制逐步完善的发展历程。“为了让‘平安厅’信箱这个小切口真正发挥‘大作用’,我们建立了‘前台受理、后台流转、网上沟通、网下办理、限时反馈、跟踪督办’的闭环高效的工作模式和‘横向覆盖、纵向贯穿、多维联动’的全省公安机关‘一盘棋’办理机制,求真务实办理好每一封群众来信。”他指出,广东公安机关在“平安厅”信箱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公安工作的总要求;始终坚持警民同心、共创平安的群众路线;始终坚持闭环高效的工作模式;始终坚持全面细致深入的工作方式;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工作方法;始终坚持用心用力用情的工作态度;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推动广东公安“平安厅”信箱工作走深走实,打造具有广东特色的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广东贡献力量。